专家点评 | 一唱雄鸡天下白:从《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再看两岸关系

8-01-2019

作者:新浪军事

 

据新华社1月2日报道,《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当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纪念会上大陆方面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实现祖国统一提出5点主张,包括继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以及探索“两制”台湾方案等。同时为了纪念发表《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近日央视也专门播出历史纪录片《台海纪事》。据环球网1月5日报道,刚宣布参选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国民党前主席朱立伦也现身该纪录片谈“九二共识”。那么大陆的对台政策是如何随着时代发展的,未来台海两岸又该走向何方。本期《出鞘》就来谈“一国两制”统一台湾。

回顾1949年以来的两岸关系发展,按照外在环境干扰和两岸实力消减,可将两岸的斗争形势大致分为三大阶段。首先是自1949年新中国建立至1978年底的“对抗期”,这期间的台海“小气候”是国民党军队和解放军的内战延续,即一方试图“反攻大陆”,另一方则尝试武装解放台湾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同时由于美国第七舰队的介入,这时期的台海斗争也有着在国际冷战格局背景下的“大气候”,特别是几次金门炮战与美苏争霸的地缘联动更是这一特征的具体表现。应该说这时期因为美军在台海的压倒性军事力量,美国因素成为了影响两岸统一的最主要障碍。

1979年之后两岸关系开始迈入第二个历史阶段——“反独期”,直至2008年马英九取得岛内政权。期间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便是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当时在内,大陆经过“十年浩劫”之后国民经济濒临崩溃,但台湾省却在“十大建设”后经济一飞冲天,此时停止两岸军事对抗、促进两岸交流有利于为东南沿海的改革开放营造一个相对有利的台海环境。在外,一方面是中美建交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另一方面则是中国在国际冷战阵营中的地位出现重大变动,拉拢中国一致对付苏联成为了美国对华政策的首要目标,而这时的台海也不再是美国“抵御共产主义扩张”的第一前线。

1979年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后,两岸关系从过去的单打双不打的军事对抗,转变为我方主张和平统一与台湾省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之“三不政策”的冷对抗。这段时期历经蒋经国、李登辉和陈水扁执政,台湾省当局对两岸关系的态度从蒋经国执政时“汉贼不两立”,发展到李登辉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最后到陈水扁的“四不一没有”。虽然台当局的“国统纲领”直到2006年才被废除,但由于李登辉和陈水扁始终坚持所谓的“台独”立场,这一时期大陆方面的对台政策主轴其实是“反独”。

由于“台独”势力的日渐猖狂,大陆的两岸政策在“反独期”频现主动出击的特征,而台当局则相对被动消极。1981年叶剑英提出两岸“三通”,遭蒋经国以“三不政策”回应。随后1986年,由机长王锡爵驾驶的B-198波音货机在即将经停香港时,突然转向广州,史称“华航事件”。“华航事件”反映了台湾省老百姓希望尽快开放探亲的心愿,但更重要的是它成为了促使两岸必须坐下来解决问题的导火索。在“华航事件”的历史性突破后,“三不”政策越来越难以为继,于是在1987年蒋经国被迫开放台湾省部分民众赴大陆探亲,其后海协会和海基会的成立更是在上世纪90年代将“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确立为了两岸交流的基石。

许多人在分析两岸关系时会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曾坚持“反攻大陆”的国民党是大陆可以合作的促统对象,甚至期望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以促成祖国的统一。但事实上无论是在1978年前的“对抗期”,还是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之后的“冷战期”,国民党都不是真正促进两岸迈向统一的主要力量,相反某些情况下甚至是阻碍者。在台湾省,众所周知民进党想要实现“台独”,但国民党的目的其实也是企图以“中华民国”的身份割据台湾,后者还一度被称之为“华独”。而从本质上来讲,“华独”与“台独”也并无区别,“一国两制”这面照妖镜都会将其打出原形。

在2008年国民党夺回岛内执政权,两岸实质迈入第三阶段——“促统期”后,马英九却逆历史潮流而行,抛出了所谓“不统、不独、不武”的两岸政策。虽然原本近乎处于冷战状态的两岸关系,的确因为开始实施“大三通”而进入交流高峰,但民进党所推动的“去中国化”和“台独”意识渗透校园的情况却都未被马英九当局严肃处理。马英九上任半年后,大陆提出“胡六点”,除强调恪守一个中国原则,还提出两岸结束敌对状态并达成和平协议的想法,但马英九却以军事互信等议题过于敏感为由,一面大啖大陆方面善意提供的大量经济红利,另一方面却又转向美国采购巨额军备,为“以武拒统”提供物质支撑,最终不仅导致两岸统一进程错过有利时机,还导致2014年实质是以“抗中”为主旨的“太阳花运动”的爆发,并为“台独”势力重新攫取岛内政权提供了机会。

“太阳花运动”之前,大陆通过向台让渡大量经济红利的方式(比如ECFA协议),试图推动两岸经济协作的融合和两岸共同市场的建立,并为两岸迈向统一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这是台湾省在历经日本军事殖民和美国经济殖民之后,罕有再度与大陆经济体的互动结合,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这对于岛内的“台独势力”而言,却是生死存亡的“红线”,因为它直接指向的就是两岸统一。而马英九“孕育”的“太阳花运动”却在最有利的时机点上,推翻了大陆善意推动的服贸协议,并为“台独”分子提供了一个借攻击国民党政权,将台湾省民众绑上“台独”战车的机遇。

2016年民进党取得台湾省的“全面执政权”后,既没有回应台民众谋求经济发展的现实焦虑,也没有重视台湾省民意追求和平安定的未来诉求,反而将追求稳定执政权和争取持续执政作为了施政的首要目标。为此蔡英文当局一方面在各种政府机关和公营事业中安插“新潮流系”人马,进行变相酬佣;另一方面则将斗争矛头指向国民党,不仅利用公权力对其物质资产和和精神资产进行清算,还为扩张“台独”意识积极铺路。但民进党如此“倒行逆施”的结果却是短短两年内就在地方县市长选举中大败,不但被国民党直取15席地方县市,还让蔡英文在民进党内的支持率大跌至两成以下。眼见“连任”之路更加坎坷,蔡英文心急之下只好重拾“统独议题”,通过捏造大陆“猪鱼雷攻台”等假新闻,掀起民间的“抗中”情绪。

民进党执政的失败,其实反映的是岛内政党体制已经失去了有效管治的机能,国民党和民进党都已彻底失去了台湾省民意的支持。虽然国民党在“九合一”大选中获得胜利,但这并非代表台湾省民众认可国民党的执政能力,而是因为原不被国民党看好的韩国瑜个人魅力刮起的“韩流”在全岛起了作用,加上民进党的“倒行逆施”,特别是两岸政策让台湾省民众愤怒。这一点国民党内的诸大佬却似乎并不接受,选举过后党内“四个太阳”纷纷起舞、欲夺2020年大位,朱立伦甚至还被韩国瑜讽刺是“相公”而不自知。

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台湾省,国民党始终是“烂泥扶不上墙”,其最大原因就是不能站在人民的立场考虑问题,往往是精于算计、玩弄权术,党内充满腐朽的宫廷斗争文化,面对“台独”分子操纵民意的进攻往往是坐以待毙。当大陆对台湾省经济释放红利时,国民党大佬往往只想到使红利尽快变进自己的腰包,而让普通台湾民众无法真正分享到大陆的让利。但当两岸形势有利于两岸统一进程的推进时,国民党却以各种理由避而不谈,不仅在岛内肆意放纵“台独”势力不断做大,还对洪秀柱等党内统派人士进行各种打压。

长期以来国民党由于至少在名义上仍坚持“中华民国”,因此在国民党执政下两岸关系还能维持“斗而不破”的状态,这也是其在两岸政策上的最大依仗。相比之下民进党的情况却大不相同了,由于民进党坚持将“台独”纲领列入其党章,民进党执政除了会造成台湾省民众在国家认同上的错乱外,还会撕裂中华民族在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上的统一性,将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完全统一造成不可挽回的创伤,这也是大陆方面坚持要对民进党进行严厉打击的最根本原因。但民进党经过2012年在两岸政策上的“最后一里路”的败选之后,已经变得更加“聪明”,他们为了欺骗两岸民众,偷偷将“中华民国台湾”作为“台独”的包装纸,结果就造成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意涵在岛内被扭曲。

此次大陆隆重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不仅重新强调了“九二共识”的一个中国原则,还提出了两岸各政党、各界别推举代表性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开展广泛深入民主协商,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的倡议。一方面,这可以看做是大陆方面对“两制”台湾方案探讨的具体试水,将两岸统一进程推进到新阶段的重要步骤;另一方面,此项倡议将也将大陆关乎两岸协商的主张,跳脱于台当局的已经失效的体制框架,直接传达给了台湾省民众,体现了大陆牢牢掌握两岸关系主导权。

掌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其实背后反映的是大陆实力的巨大跃升。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后的今天,大陆已经成功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军事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比之下台湾省在经过了这些年的不断内耗之后,已从亚洲四小龙的龙头宝座,落到连今天的“吊车尾”都轮不上的惨淡境地。四十年前大陆方面积极推动两岸实现“三通”,不可讳言是希望借此引进台湾省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帮助大陆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成功;但四十年后的今天大陆也提出了“惠台31条”措施,来吸引岛内才干和企业融入大陆市场,将大陆发展机遇同台湾同胞分享。台海两岸在经济主导权上的主客易位已经昭示了祖国实现完全统一的光明未来。

当然,我们不会期望美国就此就会在两岸问题上放手。美国在两岸关系发展上长期坚持一套原则,那就是积极扮演台海的“平衡手”,以促进美国的亚太利益,这在美国对台军售问题上体现的最为明显。1982年中美在处理美国对台军售问题上达成一致,并就此发表包括美国削减对台军售等内容的《八一七公报》。但里根政府却同时又私下就对台军售问题向蒋经国提出“六项保证”,强调美国不会设下结束对台军售的日期。

这项被此后历届美国政府所延续的口头协议,不仅一直将美国对台军售维持在了较高的水准,而且不断侵蚀着美国官方的“一中政策”。到了2016年,美国共和党又进一步将“六项保证”提升到跟“与台湾关系法”近似平等的地位,试图将其文件化。要知道“与台湾关系法”一直是美国政府平衡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重要工具,一旦再加入文件化的“六项保证”,势必将撕裂作为中美关系“定海神针”的“一种政策”,同时也标志着美国对台指导政策发生了深刻调整,最后势必会破坏台海两岸的和平局面,并对我们的祖国统一事业造成损害。

无论我们愿不愿意承认,事实上美国已经把中国视为其未来的战略竞争对手,而遏制中国崛起也已经成为了美国共和和民主两党少有的共识。一旦未来中美斗争形势激化,美国无疑会把台湾省当作一张地缘牌,通过操作“一中政策”来向中国讹诈战略利益。据环球时报去年10月16日消息,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排水量达3250吨的科学研究船“托马斯”号就在当天停靠了台湾省高雄港的9号码头,部分绿营媒体甚至兴奋地表示这是“敏感时刻为美军在台海演习做准备”,以及“美军支持蔡政府走向‘台独’的保证书”。无论美军这类故意挑动大陆方面两岸红线的行为是否会升级,我们还是应该早日抛弃幻想,以积极的斗争准备回击任何可能的挑衅。

当然现在还是有种观点认为解放军在台海问题上尚未做好作战准备,所以暂时不能使用武力遏制“台独”。其实这种观点不少的误区在于,一方面它是在假想美国一定武力介入的情况下发生的,尽管在全球领域我军实力仍与美军有着较大差距,但在西太平洋这个局部战场上,我军却反而具有相对优势,并且随着时间推进这种优势也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在于,一旦“台独”分子在美军的支持下公然分裂祖国领土,我们事实上是没有任何退缩的空间的。按照“持久战”的方法来看,我们为了维护祖国统一能与“台独”分子一直打上50年,而美国在西太的利益势必决定其只能速战速决。从越南战争的经验来看,美国人最后只有撤军这一条路,当然这个结果美国人自己也清楚的很。

对大陆来说,从反“独”到促统的政策转变,并积极倡议两岸开展民主协商,最后实现“一国两制统一中国”,大陆是怀着“不可久拖不决”的决心的,在不断往统一的方向集聚力量的。台湾省民众应当清楚认识到,近几十年台湾省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造成的,也是违反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两岸无法统一的问题“不能一代一代传下去”。每一个中国人,不论是生活在台湾的还是生活在大陆上的,都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繁荣负有不容推诿的责任,这也是台湾省民众作为“中国人”的最显著特征。要知道,中国人是不打中国人的。那么本期《出鞘》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新浪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