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恐成史上最热年份 疫情之下拼经济还是保环境?

06-30 来源: 中国慈善家杂志

内容来源:中国慈善家杂志,一点编辑于 2020-06-30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议价】奥克兰北岸高地势海景庄园建地,1.007公顷有海景

从长远看来,气候危机与新冠危机一样严重。

肯尼亚牧民拉着一只水桶去打水。图/爱尔兰红十字会
肯尼亚牧民拉着一只水桶去打水。图/爱尔兰红十字会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数据显示,亚洲和欧洲今年都经历了有史以来最热的第一季度,而2020年有75%的可能性超越2016,成为地球自1880年有记录以来的最热年份。

受疫情影响,原定今年11月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被延期至2021年举行。

绿色和平(Green Peace)政策顾问李硕告诉《中国慈善家》,今年本应是一个“环境议题大年”,对于很多国际性的环境议题而言,今年是重要的时间节点,然而它们受疫情影响处于悬置状态。

“发烧”的地球

当地时间20日,俄罗斯西伯利亚小镇维尔霍扬斯克出现38摄氏度高温,打破北极圈内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温度纪录。这座小镇夏、冬两季之间的极端温差曾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发言人克莱尔·纽利斯表示,当地7月温度超过30度并非罕见,但是此刻的38摄氏度是异常的。

近日,俄罗斯西伯利亚小镇维尔霍扬斯克出现38摄氏度高温,突破了北极圈内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温度。图/俄罗斯第一频道电视台视频截图
近日,俄罗斯西伯利亚小镇维尔霍扬斯克出现38摄氏度高温,突破了北极圈内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温度。图/俄罗斯第一频道电视台视频截图

  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在过去30年里,北极变暖的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两倍。极地变暖会导致其地下冻土层融化,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和甲烷将反过来加剧温室效应,形成恶性循环。冰层融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夏季北极圈地区森林火灾更加严重等问题同样令人担忧。

气候变化当然不止影响极地地区。“原先我们知道冰雹什么时候会来,并会做好准备。但现在很难预测它们的到来。而且落下来的物体也变得越来越大。”来自肯尼亚中部的农民彼得·穆努说。从前,肯尼亚雨季才有冰雹,但现在它可以发生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并给农作物造成严重破坏。专家认为,这种不规律的冰雹天气与气候变暖息息相关。

  极地变暖会导致其地下冻土层融化,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和甲烷将反过来加剧温室效应,形成恶性循环。图/EBS纪录片视频截图

今年五月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过去6000年来,人类主要生活在年平均温度约为13摄氏度的地区。然而,在当前人口增长和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如果不考虑可能的人口迁移和气候应对,未来50年,全球将有10到30亿人生活在数千年来适宜人类生活的温度之外。

该研究显示,目前年平均温度超过29度的地区集中在非洲沙哈拉地带,然而按照当前的气候变暖趋势,到2070年,这一极端高温地区将蔓延至非洲赤道以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包括澳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印度、东南亚在内的其它地区。

肯尼亚干涸土地上的牛尸体。图/爱尔兰红十字会
肯尼亚干涸土地上的牛尸体。图/爱尔兰红十字会

  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徐驰告诉《中国慈善家》,气温上升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会导致洋流变化、大气环流变化、干旱等极端天气。近年澳大利亚以及南美热带雨林愈发严重的山火,虽然不是气候变暖的直接后果,但是与其相关。如果亚马逊雨林的干旱频次持续变高,将很可能向稀树草原系统演化。

今年2月以来,因气候变化导致的海水温度过高,澳大利亚国宝级旅游景点大堡礁五年内第3次发生大面积白化。大堡礁在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两年大面积白化,近半珊瑚死亡。

徐驰表示,气候变化首先影响的是非洲、南美洲、东南亚等热带地区的国家,如果不考虑降水,主要考虑温度影响,我国南方地区的宜居性也会在未来下降。他指出,气候应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可以按照《巴黎协定》规定的将全球平均温度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扭转局面。“这项研究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思想实验,它告诉我们如果继续放任目前的碳排放,未来会变得非常糟糕。”徐驰说。

今年2月,因气候变化导致海水温度过高,澳大利亚国宝级旅游景点大堡礁发生5年内第3次大面积白化。图/FRANCE 24 English视频截屏今年2月,因气候变化导致海水温度过高,澳大利亚国宝级旅游景点大堡礁发生5年内第3次大面积白化。图/FRANCE 24 English视频截屏

  “不幸的定式”

威尼斯清澈的河水、新德里的蓝天、野生动物在城市内闲庭信步,疫情期间的经济暂缓和居家隔离使得我们的生活环境在短期内得到改善。今年5月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上的一项研究显示,由于各国采取的新冠防控措施,截至2020年4月初,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日排放量比2019年同期下降了17%。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上述现象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毕竟新冠疫情使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面临严峻经济挑战。当全球疫情进入下半场,众多国家可能为刺激经济而放宽环境法规。同时,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我们此刻正拥有一次加大力度倡导绿色经济的良好契机,接下来各国政府将以怎样的方式复苏经济,对于未来十年的气候应对进程至关重要。

世界资源研究所(WRI)指出,各国政府接下来的经济振兴方案或许可以轻易推动经济向高碳、脆弱和不平等的方向发展,但也可以加速经济向更具包容性、低碳和弹性的形态过渡。从2008-2009年美国经济复苏方案中可以看出,绿色复苏措施在某些情况下比其他传统刺激方案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经济增长。

当前,欧洲理事会已发布正式声明,将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应对措施与绿色议程联系起来,并将“绿色转型”纳入应对措施任务。韩国也在对新冠疫情做出积极应对的同时,宣布制定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新计划,包括停止煤炭融资、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等等。

国际非政府组织Care International全球气候应对政策顾问斯温·哈梅林(Sven Harmeling)告诉《中国慈善家》,如果对新冠大流行的应对使世界在气候危机中陷得更深,这将造成更大的代价和人类痛苦。因此,刺激经济的措施应该最好地支持长远的社会福祉。

然而,反对者认为,对于各个经济体而言,其国内生产总值、就业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联甚为密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将使各国经济雪上加霜。美国企业研究所(AEI)的专家本杰明·泽谢尔指出,新能源在成本上不具有竞争力,其市场份额的增长已导致欧洲、美国电价上涨,更为廉价的传统能源对于缓解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是必要的,“把气候政策放在首位将会损害大多数人改善他们生活条件的能力”。

绿色和平政策顾问李硕指出,从历史上讲,为刺激经济发展而减少环保举措是一个“不幸的定式”,“我们目前在中国以及其它国家也看到不同迹象去支持这样的一个忧虑”。李硕认为,人们对疫情后绿色经济复苏的讨论有时过于形而上,“其讨论的预设似乎是我们经济复苏政策里的90%都可以被‘绿色化’,但事实是绝大部分政策,比如对失业群体的支持,对社会保险的辅助,这些政策是‘无色的’”。

李硕认为就我国而言,谈疫情后的绿色复苏,主要看两个行业将会如何发展——能源和交通。

李硕进一步指出,中国在疫情后的经济复苏,目前看来至少避免了重蹈2008年之后“大水漫灌”式投资建设的覆辙。但是扩建48个吉瓦的煤电厂显然不是良性的发展模式,“而且我们目前的发电能力完全能够满足需求,新建煤电厂其实是在往一个已经冗余的市场里增加投入”。

北极融化的冰川。图/美国宇航局视频截屏
北极融化的冰川。图/美国宇航局视频截屏

  延误应对风险将付出巨大代价

过去3个月内,美国共承诺向应对新冠疫情投入6万亿美元,统计数据显示,其若在15年内完全过渡至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经济模式将花费5.7万亿美元。然而气候变化归根结底是“慢性疾病”,各国政府难以像应对新冠一样积极应对它。虽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空气污染每年直接或间接导致700万人死亡,它与威胁我们生存的气候变化有诸多相同根源。

有专家指出,我们从这次大流行中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训,便是延误应对风险将付出巨大代价。“预防胜于治疗”这句卫生安全领域的格言同样适用于气候危机。

截至2020年4月上旬,已有106个国家承诺在2020年增强气候行动力度。这些国家主要是中小型经济体,其中包括许多易受气候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然而这些国家加在一起仅占全球排放量的17.8%。

国际非政府组织Care International全球气候应对政策顾问斯温·哈梅林表示,2020年提交新的气候应对计划是《巴黎协定》的一部分,不会因为新冠疫情或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延期而推迟。然而包括中国、巴西和印度在内的许多主要碳排放国尚未明确表示今年是否出台新计划。

绿色和平政策顾问李硕认为,美国今年大选的结果对未来的国际气候行动走向具有决定性意义。如果民主党人当选总统,气候议题在美国政治上的优先级会被大幅提前,从而影响全球其它主要碳排放国家的气候行动力度。

 

https://thepoint.co.nz/ms_property/51-kowhai-road-orewa

 

获取更多地产投资资讯,请登录:marsrealty.co.nz